复兴大绵阳,建设西部地区第四极,成为西部地区副中心。
绵阳,四川第二大城市,中国**的科技城。绵阳,这一座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城市,近年来随着四川长虹的衰落,显得有些低迷,愈来愈发低调,但也显得更加的沉稳,摈弃了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些许浮躁。
近年来,绵阳,四川第二城的地位,已经受到宜宾的强烈冲击。宜宾的地区生产总值已经呈现出超越绵阳的趋势和可能,宜宾的高等教育等软实力也呈现出四面开花的井喷态势。
2020年,绵阳的地区生产总值是3010.08亿元,宜宾的地区生产总值是2802.12亿元,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只有208亿元,差距不到7%,这是不到一个年头的差距。
随着省会成都**度的不断提升,绵阳的地区生产总值与成都的差距逐渐拉大,目前绵阳的地区生产总值只有成都的不到五分之一。
绵阳面积不小,但是人口不多。绵阳面积2.0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6.82万。虽然绵阳面积不小,超过成都市的面积,但是主要是绵阳西北部边远地区面积较大的缘故。而绵阳仅仅400多万人的常住人口,人口规模在同类城市中已经比较落后,竞争能力不强。
让我们追忆历史,追溯四十多年前的绵阳。1977年的绵阳版图,并不只是今天的模样。除了如今绵阳所辖的区县之外,当时的绵阳地区还有潼南县(现属于重庆市)、德阳县(现德阳市旌阳区、罗江区)、中江县、绵竹县、广元县(现广元市利州区、朝天区、昭化区)、青川县、旺苍县、遂宁县(现遂宁市船山区、安居区)、蓬溪县(后分出大英县)、射洪县。
我们可以看到,1977年的绵阳地区版图里,今天德阳市、广元市和遂宁市的市区均属于绵阳地区,德阳市、广元市和遂宁市代管的大部分县市也是属于绵阳地区,甚至直辖市重庆的潼南县也属于绵阳地区。我们估计,当时绵阳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可能已经超过当时的成都市的地区生产总值(按成都市现有版图计算)。
如果恢复1977年绵阳地区的版图,今天绵阳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可达7000亿元以上,有望超过昆明,在西部地区排名仅次于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排名西部地区第四位。这就不仅仅是四川经济副中心,更是西部地区经济副中心。
当然,现实没有如果。
除了经济实力之外,绵阳的软实力的强大是公认的,绵阳的历史,绵阳的科技实力、教育实力和文化实力,绵阳都非常强大。
自汉高祖二年设置涪县以来,绵阳市已有2200多年建城史,历来为州郡治所。绵阳的边堆山遗址出土有45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器。绵阳是诗仙李白以及“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出生地。绵阳是黄帝元妃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夏王朝的**大禹更是诞生在绵阳。
绵阳是中国**的科技城,绵阳的两院院士人数在四川无人能出其右。绵阳也拥有西南科技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等高等院校。绵阳的义务教育水平和高中教育水平更是领先全川,**闻名。
如果恢复1977年绵阳地区的版图,按照绵阳地区经济硬实力和软实力,绵阳有望成为继成都、重庆和西安之后的第四极,成为名副其实的西部地区副中心。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现实没有如果。
不管如何,如今的绵阳,站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高点上,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团结奋进,砥砺前行,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重现昔日的辉煌成就。绵阳正向着宏伟目标全速前进,不可阻挡!